开幕时间:2025年4月11-13日
展览地址:重庆国际博览中心
距展会开幕还有
  • 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

     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,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,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,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。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安全稳定和居民的幸福感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注重将基层治理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,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新征程上,我们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强化城乡联动、深化多元共治、推动科技赋能,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,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。

      强化党建引领,提升治理效能。党建引领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。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。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,在社区、村等基层单元分类设置党小组,确保党组织的力量深入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,确保党的声音能够及时传达到基层,更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。二是推进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。将党建工作融入治理的各个环节,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,推动社会治理更加高效、精准。建立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定期协同会议机制,实现信息共享、资源整合,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及时服务和满足城市治理的需求。三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。加强党建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实现线上线下联动。依托党建App、党建云平台等,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,实现党建工作的全天候、无缝隙覆盖。

      强化城乡联动,统筹协调发展。城乡联动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。一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,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与融合,畅通资源、人口、技术等要素流动,使城乡之间形成相互依存、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。设立城乡发展协调委员会,作为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资源分配的重要机构,更好地整合城市和农村的资源,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,确保城乡发展的同步推进。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衔接。加快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,缩小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,促进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。加快推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,充分保障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,逐步实现公共服务领域城乡标准的一体化。三是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。充分发挥城市的科技、资金、市场等资源优势,采用科技下乡、农业技术推广等方式,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鼓励城市企业与农村合作社或农户结成合作伙伴,推动城乡产业的互补与共同发展。

      强化多元共治,推动协同治理。在城市治理中,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、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参与,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。一是建立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。加快建立城市、社区等各类治理委员会,吸纳各方代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,确保不同群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合理表达和保护,提升居民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。二是完善协商民主机制。通过社区听证会、议事会等形式,广泛征求各方意见,特别是在重大公共项目的决策过程中,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,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度,加快构建民主开放包容的市域自治体系,打造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三是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治理。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在社区治理中,要积极与社会组织合作,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
      强化科技赋能,加快数字化转型。科技手段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工具,能够显著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,使治理更加高效、精准和可持续。一是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,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,重点建设智能交通系统、智慧社区、智慧环保等项目,有效应对与解决城市交通、环境、社区等各类治理中的难题,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。二是加强数据共享与整合。加快建立城市数据共享平台,将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共享,推动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升级,实现跨部门、跨领域的协同治理,让市民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类服务。重点整合城市各类安全监控数据,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,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,提高城市安全管理的前瞻性和科学性。三是推进人工智能在治理中的应用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、医疗健康、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,大幅提升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,为提升治理效能、优化公共服务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支持,推动城市朝着更加数字化、智慧化的方向发展。

      (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、重庆师范大学,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)